水果保鲜的原理

来源:科普中国

在很多科幻电影中,都有休眠仓的设定,比如《流浪地球》中,主演进入休眠舱后,躺下并盖上盖板,此时舱内会喷出一种特殊气体。这种气体能够显著降低生命体的新陈代谢速度,使其进入深度休眠状态,从而在长时间内稳定维持最基本的生命体征。

  蔬菜冷库的气调保鲜技术,思路与原理与太空舱休眠不谋而合。气调保鲜所使用的气体主要是氮气、氧气和二氧化碳,通过调节这三种气体的不同比例组合,来达到保鲜效果。

  以苹果为例,在正常空气中氧气浓度为 21% 时,其呼吸效率较高。但在气调环境中,当氧气含量降至 2% 时,苹果的呼吸作用会显著降低,减少营养物质特别是糖的损失。

  此外,低氧高二氧化碳的环境还能有效抑制乙烯的形成,同时也能抑制微生物,尤其是霉菌的生长,进而延长蔬菜的保鲜期。

  气调保鲜的果切(作者拍摄)

  果皮覆盖“保鲜膜”

  能有效延长果蔬的货架期

  果实的水分含量,很大一部分决定了果品的新鲜与品质。果蜡是一种天然的由果实发育产生的一种脂类物质,可以阻止病原体如细菌、病毒等有害物质进入水果内部,降低水分散失,而且果蜡是疏水的,还可以避免果皮层积污渍。

  人工果蜡也可以起到果蜡相似的效果。它是树胶、蜂蜡、棕榈蜡等天然的物质制成的液体蜡。与工业蜡相比,它无色无味无毒,可以食用,喷涂在果实表面可以减少水分散失,阻碍病原微生物,同时还能让果品鲜亮有光泽。一般用于柑橘类水果,例如在橙子表面涂抹果蜡涂膜剂后,橙子的保鲜期可以延长 2~3 周,而且橙子的外观更加光亮,更具商品价值。

  岭南师范大学刘锴栋团队利用壳聚糖(CS)和氧化褐藻糖胶(CS-FU)以及包封肉桂醛(CA) 制备的一种可食用复合薄膜可以显著提高荔枝的保鲜时间(>8 天)(文献图片)

  比如壳聚糖保鲜剂,它是从虾蟹壳中提取的天然高分子物质,能够在蔬果表面形成一层薄膜,这层薄膜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湿性,可以减少蔬果水分的散失,同时阻止外界微生物的侵入。

  而且它还具有一定的抗菌性,能够抑制蔬果表面的细菌和霉菌生长,像在葡萄保鲜中使用壳聚糖保鲜剂,可以有效延长葡萄的货架期。

  “以菌治菌”

  也是很赞的保鲜方式

  腐烂变质往往是生鲜类食品最常见的保鲜问题,造成这一问题的罪魁祸首就是一些微生物,比如细菌中的假单胞菌属、欧文氏菌属,霉菌中的青霉属、葡萄孢属以及一些酵母菌等。在自然界中,菌之间也会相互抑制甚至是“厮杀”,如果对人“有益”的菌群占了上风,有害菌销声匿迹,保鲜的目的也就达到了。

  研究人员通过对自然界中的菌株进行分离,筛选出多种可以抑制有害菌生长的菌类。这一类菌一般称为生防菌。比如科研人员筛选出的维氏芽孢杆菌、枯草芽孢杆菌亚种和解淀粉芽孢杆菌这三种菌复合,制成复合生防菌剂,使用后能够有效抑制番茄的灰霉病。

  研究人员发现,杰米拉类芽孢杆菌(Paenibacillus jamilae)W51 对匍枝根霉(Rhizopus stolonifer)引起的真菌性病害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。匍枝根霉是桃子采后软腐病的主要致病菌,使用 W51 菌株对桃子进行接种处理后,果实的发病率和病斑直径均显著降低。这表明,生防菌 W51 处理能够显著增强桃果实对软腐病的抗性,并有效提升其保鲜效果。

  生防菌 W51 处理能够显著增强桃果实对软腐病的抗性(文献图片)

  车厘子为啥

  到我们手上就容易坏?

  说回文章开头的问题,智利车厘子为何能在漂洋过海 20~30 天后依然保持新鲜?

  除了品种本身具有果子大、硬度高的特点,果实相对紧实,果皮有一定韧性,更能抵抗运输中出现的颠簸和碰撞,具有较强的耐存储性之外,更关键在于其种植、采摘及运输环节的精细把控。

  在种植阶段,果农注重钙肥的使用,使得果实质地更硬,更耐储存。采摘后 3~4 小时内,车厘子会被迅速放入冰水中预冷,随后用食用级消毒剂清洗表面。封装时,充入气调气体(增加二氧化碳和氮气含量,降低氧气含量),并放置 1-MCP(1-甲基环丙烯)乙烯吸附剂,有效抑制乙烯的催熟作用。最后,凭借全程冷链运输,车厘子得以新鲜抵达国内。

  车厘子原箱气调包装(作者拍摄)

  我们购买的车厘子,一般分为两种:进口原箱分装和原装原箱。

  如果买到是进口原箱分装好的车厘子:因为已经拆开包装,包围车厘子的气调保鲜气体散失殆尽,果实的呼吸作用会比较旺盛,从而加速衰败。建议买分装小盒装的,将其放入冰箱的保鲜盒中冷藏保鲜,并尽量 2~3 天内吃完。

  如果购买的是原装原箱的车厘子:这种通常是纸箱和塑料薄膜封装,规格一般在 1.35kg~2.5kg。建议买回家后及时放入冰箱冷藏保鲜,不然打开原装包装后,保存时间也会因为气调保鲜气体的散尽而大大缩短;同时建议拆封后应尽快食用,以免车厘子不新鲜甚至变质。

  此外,如果是通过网购,快递运输过程中的磕碰以及温度变化,也会让车厘子的保存时间大打折扣。

  最后总结一下,果蔬保鲜主要基于以下几大原理:一是降低果实的呼吸作用和内源乙烯的释放;二是减少果蔬的水分散失;三是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;四是减少果实的机械损伤。

  除了这些基本措施外,还有辐射灭菌保鲜、磁场保鲜、包装材料保鲜、抗氧化剂保鲜、纳米保鲜、远红外保鲜、超声波保鲜等多种技术手段。

  相信随着这些保鲜技术的广泛应用,我们不仅能品尝到更新鲜、更优质的蔬菜水果,还能放心享用来自世界各地的农产品。这一切都离不开科技的力量,而非所谓的“狠活”!

  参考文献

  [1]朱晶凤,高玉侠,李习冉,等. 杰米拉类芽孢杆菌W51对桃果实采后病害防治及保鲜效果研究[J].中国果菜,2022,42(11):6-14.

  [2]Liang Fengyan, Liu Chusi, Geng Jinwen,et.al Chitosan–fucoidan encapsulating cinnamaldehyde composite coating films: Preparation, pH-responsive release,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nd preservation for litchi, Carbohydrate Polymers, Volume 333, 2024.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